江蘇大風樂器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度被評為中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前三甲,董事長徐寶華連續兩年度被評為中國民族樂器行業十大企業家

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制作專業委員會與《中國民樂》雜志統計的2015年度中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30強暨中國民族樂器行業十大企業家、制作師正式曬單。
中國民族器樂是以獨奏和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70多種樂器,發展到今天已經有200多種民族樂器,民族器樂包括著表演、教學、理論、指揮、制造、改革等方方面面,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共同推動著民族器樂的繁榮和發展。民族樂器制造業是民族器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相當于民族器樂演奏家和教育家手中的槍,沒有槍的士兵是無用武之地的。過去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民族樂器制作師是不受重視的,從事民族樂器制作的匠人大多數都沒有文化,被列為從屬地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長期受到中國封建社會“學而優則士”思想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這種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民族樂器制作師的地位有了大大的提升。他們不僅創造和改良了大量的民族樂器,取得突出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在經濟效益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民族樂器產值的提升已經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被列入到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的樂器的“中樂器”類別。
民族樂器制造業有著豐富的內容和技術內涵,它不僅包括著四大類,幾百種不同樂器的類別,同時也就此誕生了為之奮斗一生的企業家和制作師,是他們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為中國民族音樂事業的繁榮故出了杰出的貢獻。在現今時代,大張其鼓的歌頌活躍在舞臺上的演奏家、教育家、理論家、指揮家的同時,我們沒有理由忘記民族音樂的幕后英雄,我們要把他們移到前臺上,讓所有人看到他們的英姿,了解他們做了哪些值得宣揚的豐功偉績。這就是中國民管學會樂改委和《中國民樂》雜志要堅持做好“年度中國民樂生產企業30強,10大企業家,10大制作師”的初衷。讓我們記住他們,為他們點贊,為他們謳歌,為他們稱頌。
“2015年度中國民族樂器生產30強,10大企業家、10大制作師”榜單有如下幾個特點:
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評選原則,根據國際慣例評選辦法,以量化的概念進行綜合排名。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征求專家意見,使哪些被推選出來的企業、企業家、制作師都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品牌知名度。受到社會和專家的充分認可。
采取動態排名的辦法。根據每年行業動態和歷史的貢獻進行綜合考慮,使得在“事實求是,客觀公正”的前提下,逐步把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為我國民族樂器制造業做出過貢獻的企業、企業家、制作師都能夠在這個歷史的榜單中體現出來,使這個榜單成為民族樂器產業的一個“英雄榜”。




